【谈谈微分销】
有人问我,你一堂堂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推广99元的粉丝,天天吆喝别人99元买书呢?
我要回答了:
第一个理由,微分销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已经把移动互联网的哲学观、世界观、方法论原理全搞明白了,当今世界没有人可比。但是却乏实操经验,通过沃噻微课堂卖书,主要目的是获取经验,为下一个更大目标做经验储备。我并不仅仅为此小目标,我有更大野心。相信你也如此: 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
第二个理由,卖书一小步,移动实践一大步。假如你没有移动互联网微分销的经验,就去办公司转型互联网+,那么请问风险高不高?
卖书的好处是,卖给朋友的是知识,朋友不拒绝,自己边赚钱边体会经验
,请问世界上哪有学经验还能赚钱的好差事?卖书是多方共赢的好事,何乐而不为?
第三个理由, 一直以来,本人都是在营销实操理论层面引领中国前进!从1999年的《中国式营销》颠覆菲利普科特勒的西方营销理论,到2008年的营销战略《一度战略》开创信息化时代营销理论,再到2011年的品牌战略《顶层设计》突破西方理论束缚,为中国企业寻找品牌特殊实现路径,打出【品牌使中国更受尊重】的口号,成为2011~2013年中国咨询届最亮的一颗星。一路走来,又得写书,又要赚钱养团队养家,辛酸自知!
但是,遗憾的是我写的书远远不如我本人名气大,这不正常!因为写书、演讲、创意是我的超群之处,首选写书~我的书充满了哲学历史学营销学管理学文学的光辉,却总是进入不了年度畅销书排行榜!多么令人气愤!移动互联网来了,我决定《移动互联网全景思维》3.0版拒绝让新华书店当当网出售,我相信移动互联网的魅力、能量和识别书籍质量的水平,所以全力以赴卖书。卖书有何不好?区区99元,赠人新知,手有余香!
第四个理由, 为什么不可以颠覆出版届?难道只有PC互联网当当京东才可以卖?难道只有新华书店才能卖?我就是不在那里卖,你又能怎么样?
我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是2015年年底前实现80万册销量。现在看来,目标很大,有点不切实际。但是我还是相信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和能量。我深夜时分经常问自己,如果一本99元的书都卖不到百万册,凭什么相信移动互联网能够把一家企业的产品卖过千万级?假如微分销系统不能实现书籍过百万,那么实际上证明移动互联网远远落后PC端和实体店。那将是个很可怕的结论: 全球热点移动互联网原来是泡沫化理想!为了求证这一点,我不敢拿我的客户或者是我弟子的企业去尝试~你要知道责任重于泰山啊,所以拿我自己的产品去试,试成功了,我再鼓励我的客户和弟子大胆使用微分销,不成功说明我为我的客户和弟子省下走弯路的钱。
何谓师傅?师傅就是第一个下水游泳把风险承担并把经验传授给你的先行者。因此,古代叫师傅为“先生”~先你而生。我常常反思并在悔过中惊醒: 千万不能把客户或弟子带到一个错误的方向。师者可以蠢,但不可误人!一日三省吾身,在谦卑中爬行,就是我今天的心态。
第五个理由,卖书是为了构建N个学习社群。如今的社群很多很乱很杂很烦,主要原因是为社群而社群,或者是为销售而社群。这种现象不是移动互联网社群的组织形式,更非表现内容。
把买书的人统一拉入一个社群后,社群由物理组织发生了化学变化。比如,在广州108将群,我学习到了陈京东先生的O2O组织经验;在华哥哥核心弟子粉社群,我与弟子联手合作并孵化了两家移动互联网公司,目前处于开创期;在网络微弟子群,我从大师兄那里学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观点:分销系统里没有上级下级,那是传统的线下直销的观念,分销系统只有前后级,先接触者为前级,后接触者为后级。
快速学以致用,我昨晚在写《移动互联网全景思维》第三篇导言时,改编了微弟子群大师兄学军的观点如下:移动微分销系统存在着一个由若干圆桌组成的粉丝系统,他们之间没有上下级,只有优先级~你看,我把他提的前后级改为优先级,合理地解释了微分销病毒营销裂变产生的原理及成因。这个学说,相信只有本书有,世界上没有任何互联网书籍能说清楚互联网微分销内在的逻辑。而这个重要的困惑缠绕着我时,我们的伟大的社群解决了。
我们组建的社群之所以长寿,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必须交费99,交费了才珍惜才不会散伙才有粘性。99元买的是什么?是书吗?根本不是,是关系。你跟谁发生关系,决定了你的未来。移动互联网就是“连接人与人并发生关系的虚实一体化多维空间”。
一如你现在你在看我的这篇文章,和我发生了“关系”。
2015年7月12日,华红兵